【暑期“三下乡”】NO.4播撒科学种子 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社暑期科普实践行

   发布时间:2025-07-20   浏览次数: 16

为积极响应科普教育号召,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7月11日至17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社科普宣传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进宣城市广德市南塘社区、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开设 3D 打印科普小课堂,并前往湾沚区信义零碳清洁能源科普中心参观学习,在传播科学知识与提升自身素养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

 在宣城市广德市南塘社区和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的3D打印科普小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当地小朋友们开启了3D打印的奇妙之门。课堂中,成员们通过清晰的对比,让孩子们快速理解 3D 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的差异,生动讲解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雕塑、牙套、龙首等丰富多样的3D打印实物展品,详细介绍了不同3D打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小朋友们全程兴致高昂,踊跃参与互动提问,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解答下,对 3D 打印技术在医学、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了清晰认知。活动最后,实践团向孩子们赠送了精心制作的戒指、小章魚、龙形摆件等3D打印小礼品,将科学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此外,实践团成员前往湾沚区信义零碳清洁能源科普中心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在科普中心,成员们系统学习了新能源零碳理念、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能源转型路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光伏产业链等专业知识。通过此次参观,团队成员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对新能源领域的认知,为今后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深远,不仅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前沿的科技知识,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也为实践团成员搭建了学以致用的平台,在科普宣传实践与专业知识学习中锤炼了综合素养,为高校服务地方科普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文:曹宗城、汤雯清;图:曹宗城;编辑:周冬梅;预审:田园;审核:方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