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办学始于1980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四十年来,作为二级教学单位一直隶属于机械工程系(2009年更名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0年7月,单独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和“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加工系、材料科学系、新能源材料系、实验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含功能陶瓷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和增材制造专业方向、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校级特色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23年新设专业)等3个本科专业。在信息功能陶瓷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及增材制造、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
学院拥有“安徽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省级实验室”、“安徽省电子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陶瓷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学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材料及成型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省级和校级科研平台。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产教融合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完善,满足解决材料基础科学问题与工程应用问题,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现有专任教师47人,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35、博士生导师3名、博士后导师6名,高级职称比例44.4%,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3%,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26.3%学缘主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院所。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高水平导师1人、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皖江青年学者1人省学科拔尖人才1人、教育厅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等,拥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各1支。学院先后柔性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幸红,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赵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初宝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教授院黄行九,芬兰奥卢大学教授曹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

近年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6项、安徽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2项、以及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重大项目8项。获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一批论文发表在Adv.Mater.、Adv.Energy Mater.、Adv. Funct.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J.Am.Chem.Soc.Acta Materialia、等国际著名刊物上。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730余人,研究生90余人办学以来已为社会培养本科、硕士等人才3000余人,涌现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罗爱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幸红、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储双杰、上海琥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源林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立足芜湖地方经济,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聚焦高端芯片、电子元器件、关键零部件、新型储能器件等国家重点领域,紧密贴合安徽省“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战略和芜湖十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先进陶瓷材料及应用、金属材料及增材制造和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为代表的学科特色与亮点,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开展材料学科前沿研究,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原创研究成果,为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办好真材实料学院而努力奋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1月)

 

版权所有  安徽工程大学  皖ICP备10016294号

地址:安徽芜湖市北京中路 邮编:241000